抗紫外線纖維的發展歷程
為了提高紡織品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紡織業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期的抗UV纖維主要是利用一些天然物質如棕櫚纖維、乳膠等混入紡織品中。到了20世紀中期,人造的抗UV化學添加劑開始被使用,例如氧化鈦、氧化鋅等無機物質或有機化合物。
這些添加劑可在染色或紡紗階段添加,也可以用浸漬或塗層的方式使布料獲得防曬功能。不過這類方式防護效果往往無法持久,經過多次洗滌後會逐漸流失。
紡織品防曬標準的制定
由於普通布料對紫外線的阻隔效果有限,各國開始制定專門的防曬紡織品標準。1996年,澳洲最先提出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的概念和測試方法,成為國際通用的防曬紡織品標準。
2000年,美國AAT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也針對紡織品UV防護能力制定了自己的測試標準AATCC183。2004年,歐盟地區則通過EN13758《抗UV紡織品防護標準》。
這些標準測試主要模擬布料在乾燥、放鬆狀態下,對不同波長紫外線的阻隔比例。顯示UPF值越高,防護能力越強。不過實際使用情況可能因材質、顏色、伸展度等因素而有差異。
UPF等級劃分標準
目前國際上較為通用的UPF等級標準如下:
防護等級 | UPF值範圍 | 有效UV輻射阻隔率 |
---|---|---|
優良 | UPF 40-50, 50+ | 97.5%或更高 |
良好 | UPF 25-39 | 96-97.4% |
一般 | UPF 15-24 | 93.3-95.9% |
差 | <15 | <93.3% |
等級分類主要是根據UPF值對應的UV穿透率範圍來劃分的。UPF值愈高,意味著布料阻隔UV輻射的能力愈強。UPF 50+代表該產品至少有98%的UV阻隔率。
提高UPF值的方式
要增加布料的UPF值,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 使用具有UV吸收性或反射性的天然或人造纖維,如橙色或紅色的纖維、鈦白粉纖維等。
- 在紡紗或織布過程中添加無機或有機抗UV化學品,如二氧化鈦、氧化鋅等。
- 在織品表面塗佈或浸漬抗UV材料,形成防護性塗層。
- 增加布料的密度、重量和捻度,提高對UV的阻隔能力。
- 採用深色或比較飽和的色澤,因為深色更容易吸收UV輻射。
- 選擇能反射較多UV的染料和助劑。
這些方式往往需要綜合運用,才能製造出UPF值較高的防曬布料。
挑選防曬服飾的建議
- 優先選擇標示有UPF值的產品,值越高防護力越好。
- 若無UPF標示,可參考布料的編織密度,緊密的編織對UV阻隔較佳。
- 深色產品的防護效果通常勝於淺色。
- 留意洗滌方式,部分產品經多次水洗後UPF值可能下降。
- 貼身剪裁會影響實際防曬效果,寬鬆設計可獲得較佳遮蔽。
- UPF主要測試對UVB的防護能力,對UVA的防護可查看產品是否另有標示。
- 了解產品的使用年限和保存方式,以維持最佳防護狀態。
- 認可的國際防曬紡織品標準可提供較高的信賴度參考。
如果想了解更多或者瀏覽更多照片,可以觀看這一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