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異位性皮膚炎 飲食調理是關鍵
新生兒時期是人體最脆弱的階段,免疫系統還在發育當中,很容易受到過敏原的影響而引發異位性皮膚炎。這種慢性濕疹不僅令寶寶痛苦難當,也讓新手爸媽費盡心力。專家表示,適當調整餵食方式有助緩解症狀,甚至遏止惡化。
母乳仍無法杜絕過敏?先檢視媽媽飲食
醫師一直建議,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餵食母乳,因為母乳中含有許多有益於免疫系統發育的成分。不過,有些新手媽媽雖然完全哺育母乳,寶寶的異位性皮膚炎仍舊反覆發作。
專家解釋,這可能是因為寶寶對於媽媽所攝取的某些食物過敏。例如海鮮類、堅果類、豆類等,都是高風險過敏原,很容易經由母乳傳遞給寶寶。因此,當媽媽限定這類食物的攝取量時,有部分寶寶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就會獲得改善。
副食品添加時程很關鍵 恐難根治
然而,有些情況單單調整媽媽飲食是不夠的。專家指出,當寶寶滿4個半月大時,副食品的添加時機極為重要。若仍持續純母乳哺育,並未適時添加其他副食品,就可能難以根治異位性皮膚炎的惡性循環。
研究顯示,對於2-3個月大的異位性皮膚炎寶寶,若僅靠母乳且症狀未見改善,可嘗試下列三種作法:
停止母乳,改用半水解低過敏配方奶粉搭配副食品。
減少母乳比例,改用半水解低過敏配方奶粉並添加副食品。
持續母乳,但必須及時添加副食品。
研究結果發現,第一組停止母乳的寶寶,症狀改善最為明顯。
何時該改用全水解奶粉?營養價值或不如一般奶粉
對於嚴重腹瀉的寶寶,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全水解奶粉,因為經過高度水解處理後,奶粉中蛋白質已被分解成較小的分子,減少了過敏反應。不過全水解奶粉價格明顯昂貴,且營養價值或許不如一般奶粉。
因此對大多數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而言,醫師建議可優先選擇半水解低過敏配方奶粉。只有在症狀無法紓解時,才需考慮使用全水解奶粉。
改用羊奶或豆奶?蛋白質仍過大恐適得其反
有些家長為了避免牛奶蛋白過敏,轉而選擇羊奶或豆奶等植物奶。專家指出,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導致過敏的主因不在於奶類的種類,而是蛋白質分子量過大。
未經適當水解處理的羊奶或豆奶,蛋白質分子量依舊太大,不但無法預防過敏,反而可能加重症狀。因此,寶寶一歲以前最理想的選擇,仍是半水解的低過敏配方奶粉。
腹瀉、脹氣並非過敏症狀?看飲品濃度和乳糖耐受度
有些寶寶在剛開始喝配方奶粉時就出現腹瀉、脹氣或嘔吐的症狀,往往讓家長以為是牛奶蛋白過敏所致。不過,專家說這可能只是飲品濃度過高或是寶寶本身有乳糖不耐受的問題。
建議可先停用奶粉2-3天,之後嘗試重新添加。如果症狀持續存在,那就可以考慮是否真有過敏的可能。一般而言,若是腸胃道確有牛奶蛋白過敏,醫師會建議改用全水解奶粉,因其較適合處理腸道過敏反應。
當心中藥安全性 醫師籲請諮詢專業人士
有部分家長習慣以中藥來治療寶寶的異位性皮膚炎,但專家呼籲,一定要先確認中藥的安全性和療效。目前仍缺乏實證研究支持中草藥是否真能紓解異位性皮膚炎,且部分中藥成分複雜難以把關。
因此如要使用中藥,務必先諮詢具公信力的中醫師,切勿濫用成分來路不明的產品。此外,在服用期間也不應全然停止西藥,兩者需間隔2小時以上的服用時間。
深海魚油富含益菌質 惟重金屬污染值得重視
研究發現,深海魚油中所富含的脂肪酸有助於紓緩過敏發炎的症狀。不過,由於環境污染的問題,部分魚油或會受到重金屬污染,這對寶寶的健康將造成負面影響。
目前越來越多廠商會主動提供魚油產品的重金屬檢驗報告,消費者可要求索取相關資訊,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魚油。此外,家長也可多餵寶寶吃深海魚類如鮪魚、鮭魚等,其頭部和眼周附近濃縮了豐富的益菌脂質,對過敏症狀改善有一定幫助。
健康食品功效仍待臨床證實 多重服用恐抵消效果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過敏健康食品在市面上大行其道,不過絕大部分並未經過嚴格的臨床實驗,其療效仍有待進一步證實。目前國內只有那些通過認證,標示有”小綠人”標誌的健康食品,才確認經過毒理評估且具一定的功效基礎。
然而,就算是這些經過認證的產品,目前也僅有動物實驗的研究支持,真正對人體效用如何仍缺乏足夠數據。專家呼籲,健康食品絕對無法取代主治療法,民眾在選用時應謹慎評估。
此外,也要注意不要同時大量服用不同種類的健康食品。這樣做不但可能導致彼此的功效互相抵消,長期大量攝入這類未經實證的補充品,對肝腎代謝的負擔也是一大考驗。最保險的做法是選擇一種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持續性地服用一段期間,評估對身體的影響再做決定。
過敏原檢測結果僅供參考 仍需實際餵食觀察反應
現代醫學為了篩檢過敏原,廣泛使用皮膚試驗或血液檢驗的方式,尤其是一歲以下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醫師會針對可能的食物過敏原進行評估。如果檢測結果發現特定食材可能會加重寶寶的皮膚症狀,醫師通常會建議在此階段應避免餵食。
然而對於年紀較大的孩童而言,醫師不會純粹根據檢測結果就禁止攝取某些食物。這是因為兩歲以後,孩子的口服耐受能力已經開始發育成熟,有些原本的過敏原也可能慢慢減感作而無reaktion發生。
因此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即使過敏原檢測結果呈陽性reaktion,醫師仍會安排實際餵食並密切觀察,如果無不適反應,便可以適度攝取該食材,以培養孩子的口服耐受能力。
飲食調控須因材施教 順應寶寶體質與年齡調整策略
總括來說,異位性皮膚炎的紓解之道,主要是透過飲食的調控來減少過敏反應。不過具體作法必須因應寶寶的年齡、體質和症狀嚴重程度而有所調整。
醫師建議,一歲以下的寶寶可先嘗試改變媽媽的飲食、轉換奶粉種類或添加副食品等方式;如果無效,再考慮使用較昂貴的全水解奶粉。而年齡較大的孩童,就要依賴過敏原檢測結果,搭配實際餵食的觀察反應來決定應否繼續攝入該食材。
不管使用任何方式,調控飲食對於紓緩寶寶異位性皮膚炎的痛苦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家長們切記要耐心嘗試,並與專業醫師保持諮詢,才能找到最適合的因材施教之道。
如果想了解更多或者瀏覽更多照片,可以觀看這一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