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型輔助T細胞在異位性皮膚炎中的主要作用
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機制與第二型輔助T細胞(Th2細胞)的活化有著密切的關聯。當人體接觸到過敏原時,會促使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的IgE抗體,這些IgE抗體會結合在肥胖細胞表面的高親和力受體上。一旦過敏原與這些IgE結合,便會觸發肥胖細胞去脫穀,釋放出大量的化學媒介物,如組織胺、白三烯素及各種前列腺素等發炎物質。
這些發炎物質將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反應,包括氣管平滑肌痙攣導致氣道阻塞、黏液分泌增加、血管擴張引起水腫等,這正是異位性皮膚炎所表現出的主要臨床症狀。因此,Th2細胞介導的IgE產生及後續肥胖細胞的反應,被視為異位性皮膚炎的關鍵發病機轉。
異位性皮膚炎早晚期的免疫反應差異
不過,異位性皮膚炎在發病的早期和晚期,其主要的致病免疫細胞型態仍有所不同。在疾病的初始階段,確實以Th2型細胞主導,透過IgE介導的過敏反應為主要特徵。然而,隨著病程進展和發炎反應持續,免疫反應的型態也會產生轉變。
進入異位性皮膚炎的晚期後,發炎細胞將逐漸以其他類型的細胞激素為主導,例如來自Th1、Th17等細胞所分泌的促炎性細胞激素,包括干擾素、白介素等。此時,浸潤在病灶處的也不再僅限於肥胖細胞,而是以發炎性的單核球和中性白血球為主力。
由於免疫機轉和致病細胞型態已然改變,僅單純抑制IgE或阻斷Th2反應已不足以控制病情。因此,在晚期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上,通常需要使用更強力的免疫抑制藥物,像是類固醇或其他免疫調節劑,來誘導這些活化的T細胞和發炎細胞發生凋亡,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保護功能缺陷
除了異常的免疫反應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本身也存在著結構和功能上的缺陷。研究發現,這些患者的血液中脂肪酸組成與正常人不同,導致其皮膚的保水能力較差,水分較易經由表皮流失。因此,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往往呈現乾燥脫屑的情形,而乾燥的皮膚也會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這正是為何臨床上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使用適當的保養品和保濕劑相當重要的原因,以盡可能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和水份平衡。透過良好的皮膚護理,不僅可以紓緩乾燥和搔癢等症狀,也有助於防止過敏原和細菌等外來物質侵入,減少過度刺激免疫系統。
最新的研究更進一步揭示,纖維蛋白(filaggrin)基因的突變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有重大關係。纖維蛋白是構成皮膚表皮屏障的主要成分之一,扮演著維持皮膚完整性的重要角色。一旦纖維蛋白出現問題,皮膚的屏障功能將嚴重受損,使得外來的細菌、過敏原等較易穿透皮膚,觸發過敏發炎反應。
未來,對於纖維蛋白在異位性皮膚炎發病機轉中的確切角色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許能為這類疾病開發出全新的治療策略。甚至有學者提出,是否可以藉由基因治療的方式,修復患者皮膚細胞中的纖維蛋白基因缺陷,從根本上解決皮膚屏障的問題,這無疑將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研究方向。
「清潔理論」與過度滅菌環境的關聯
為何近年來過敏性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直線上升?除了上述提及的基因與免疫學因素外,環境因素也被認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清潔理論」便是試圖解釋這個現象的一種假說。
根據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過去50年間,一些特定的傳染病如肝炎、麻疹、腮腺炎和風濕熱等,由於疫苗接種和環境衛生的改善,使得這些由病原體引起的疾病發生率大幅下降。然而,與此同時,一些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發炎性腸道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第一型糖尿病和過敏性疾病如氣喘等,卻出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支持「清潔理論」的學者認為,這種矛盾的現象很可能源自於人類生活環境的「過度清潔」。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隨著疫苗研發和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使得人類曝露於病原體的機會越來越少。而適度地接觸和感染病原體,對於訓練和發展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至關重要。缺乏這些刺激,反而可能導致人體免疫系統發生失調,使自體免疫疾病和過敏體質的風險增加。
支持「清潔理論」的實證研究
針對「清潔理論」,已有多項研究提供了實證支持:
- 早期集體生活減少過敏風險: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孩童較早進入托兒所或幼稚園集體生活環境,或是因為有兄姐帶回許多病原體,雖然在幼年時期較常出現感染症狀,但長大後發展出過敏性疾病的機會反而較低。
- 接種卡介苗降低過敏風險:
日本研究發現,接種卡介苗(BCG疫苗)的孩童,長大後出現過敏疾病的機率顯著較低。研究人員推測,接種卡介苗能有效誘發良好的第一型輔助T細胞反應,進而降低第二型過敏反應dominance的機會。 - 二手嬰兒用品減少過敏發生: 有研究顯示,出生後使用二手的嬰兒床或其他用品,相較於使用全新用品的孩童,其後期發生過敏疾病的比例明顯較低。研究人員解釋,二手用品上可能殘留一些微量病原體,適度刺激了嬰兒的免疫系統發展。
- 農場環境減低過敏風險: 生長在農場環境的孩童,雖然從小就持續暴露在高濃度的塵蹣、花粉和微生物中,但發生過敏性疾病的比例仍遠低於城市環境中長大的孩童。這種天然的環境暴露,被認為是啟動良好免疫發展的關鍵因素。
上述這些研究結果,都支持”清潔理論”的論點,也就是適度暴露於微生物和環境內毒素(細菌細胞壁成分),有助於啟動嬰幼兒時期第一型輔助T細胞的活化,訓練出較均衡的免疫反應,從而降低未來發展過敏體質的風險。
內毒素與先天免疫訓練的重要性
所謂的”內毒素”(endotoxin),指的是某些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例如革蘭陰性菌的脂多醣(LPS)等物質。雖然內毒素確實具有一定的毒性,但適度暴露卻是訓練嬰幼兒先天免疫系統啟動的重要環節。
內毒素可以被人體內的多種細胞受體(如TLR4受體)有效識別,引發一系列的炎症訊號級聯反應。這個過程不僅會活化先天免疫中的effector細胞(如巨噬細胞、中性球等),也會啟動後天免疫反應,促使輔助T細胞朝第一型Th1反應發展。長期下來,這種來自環境的”免疫訓練”將塑造出均衡且健全的免疫狀態。
相反地,如果缺乏這類微量的內毒素刺激,嬰兒的免疫系統將難以獲得適當的”錘煉”,反而可能較易向Th2反應傾斜,增加未來發展過敏體質的風險。有研究人員將之喻為”免疫系統就像肌肉,需要適度鍛鍊才能強健”。
現代都會的清潔環境、減少病原暴露,加上廣泛使用抗生素等因素,都使得現代人遭受內毒素刺激的機會顯著降低。因此支持”清潔理論”的學者認為,這正是過敏疾病不斷攀升的主因所在。
有利免疫平衡發展的病原體暴露
然而,並非所有的病原體感染都有助於培養良好的免疫平衡,部分病毒或細菌感染反而會使免疫反應進一步偏離正常軌道。這是”清潔理論”中需要注意的一個盲點。
例如呼吸道融合病毒、肺炎球菌(俗稱肺痨雙球菌)和麻疹病毒等病原,感染後常會使第二型輔助T細胞的活性增強,長期下來反而會增加過敏體質的風險。
以肺炎球菌為例,它最容易感染2-5歲的學齡前兒童,引發的症狀包括喘鳴、咳嗽和呼吸困難等,與氣喘的臨床表徵極為相似。更棘手的是,肺炎球菌感染後所誘發的免疫反應,與一般病原體不太一樣,較難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對抗下次感染,因此容易發生反覆性感染。研究指出,反覆感染肺炎球菌會顯著增加兒童日後發生氣喘的風險。
如果想了解更多或者瀏覽更多照片,可以觀看這一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