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異位性皮膚炎之飲食調控要訣

寶寶異位性皮膚炎治療重點 – 適當飲食控制與避免抓搔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可以將重點分為兩大部分 – 「吃」和「抓」。本文將專注於寶寶異位性皮膚炎飲食控制的議題,至於如何避免寶寶對異位性皮膚炎皮疹進行抓搔的部分,將在另一篇文章中探討。

黃金期 – 一歲前的飲食調控

如果能在一歲以前就注意控制小寶寶的飲食,避免攝入那些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並在二歲後持續提醒孩子避免抓搔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部位,就能夠相當有效地控制好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因此,我們先為大家闡述一下透過合理的飲食調控來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則和做法。

飲食改善重點 – 延緩外來蛋白質的暴露

人體的免疫細胞在局部免疫器官(例如皮膚、腸道等)首次接觸到外來的抗原分子(包括經由皮膚傷口進入血液的病原體)後,會透過血液循環前往淋巴結或脾臟等淋巴器官,在那裡展開免疫反應。

之後,這些經過訓練、能夠有效識別和對抗相關病原體的免疫細胞,將會再次隨著血液遍布全身,清除體內散佈的病原體或抗原分子。學者將這種免疫細胞在人體內的循環過程稱為「淋巴細胞遷移」。

由於皮膚的免疫系統與腸道黏膜的免疫系統存在密切關聯,研究發現,來自腸黏膜的免疫細胞也會循環遷移至皮膚的免疫系統中。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嬰幼兒時期攝入會引發過敏的食物,容易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而長大後攝取像海鮮或水果等過敏原,則可能引發蕁麻疹等過敏性皮膚反應。

新生兒最早接觸到的外來蛋白質通常來自食物,例如配方奶粉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質(如雞蛋蛋白等)。多年來照護異位性皮膚炎患兒的臨床經驗顯示,適當的飲食控制和調整,其效果遠勝於長期使用外用藥物,這凸顯了寶寶異位性皮膚炎飲食控制的重要性。然而,一旦超過一歲半,患兒的皮膚症狀與飲食的關聯就較不明顯,這時控制抓搔行為反而更為重要。

皮膚過敏與食物過敏的關聯 – 由飲食著手改善

如前所述,受到刺激的免疫細胞會在體內循環遷移,並在最終作用部位(如皮膚等)發揮其免疫功能,引發相應的免疫反應。腸道免疫器官中活化的免疫細胞,能夠經由血流抵達皮膚等遠端組織,在那裡引發局部的免疫反應。由於皮膚和腸道的免疫細胞循環遷移過程存在一致性,因此皮膚在淋巴系統中被歸類為黏膜相關的淋巴組織。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腸道過敏反應常常會在皮膚上表現出症狀。例如嬰兒對牛奶蛋白或其他蛋白質的過敏,容易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而成人攝入像有殼海鮮或芒果等易引發食物過敏的食材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皮膚出現蕁麻疹。因此,要改善皮膚的過敏症狀,調控飲食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食物過敏的症狀雖然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輕,這是因為人體逐漸產生了所謂的「口服耐受性」。只要在嬰幼兒期避免接觸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蛋白質、有殼類海鮮和堅果類等,避免引發過敏反應,等到一歲或一歲半左右,便可嘗試重新攝入這些食材。

口服耐受性 – 免疫系統的天生特性

人體的免疫系統原本就是被設計來對抗外來的病原體,因此會對任何外來的蛋白質產生免疫反應,這是免疫系統的基本特性。但你是否會疑惑:「如果免疫系統對所有外來蛋白質都產生免疫反應,那麼我們日常所攝入的食物,像是牛肉或豬肉,會不會也都引發免疫反應呢?」

事實上,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的。人體的免疫系統一旦發育成熟,就會對經由口腔攝取的蛋白質產生一種「耐受性」,不會引起過度的免疫反應。這種現象在生理學上也具有合理性,因為口服進入體內的食物本來就是要經過消化吸收,作為人體的營養來源。如果免疫系統還要對這些食物產生明顯的免疫反應,那就有些浪費能量和做無用功了。

在嬰兒期,由於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不分食物類別,任何攝入的蛋白質都容易引發較強烈的免疫反應。更重要的是,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天生較偏向第二型助理T細胞(Th2)反應,因此這些過度的免疫反應往往表現為過敏性質。

然而,隨著個體的成長,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將日漸完善,同時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會逐步培養出所謂的「口服耐受性」機制,使得日後經由口服進入體內的食物蛋白, 產生較少的免疫或過敏反應。

口服耐受性機制的形成

口服耐受性的產生與免疫系統特殊調節機制的建立有關。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逐漸培養出一種能夠抑制對經口攝入蛋白質產生過度免疫反應的專門細胞群。

目前,學者們普遍認為,口服進入腸道的蛋白質會誘發出具有調節能力的特殊免疫細胞,而這些調節性細胞能夠抑制免疫系統對該蛋白質的反應,從而實現所謂的”口服耐受性”。

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大劑量抗原刺激下,抗原特異性的T細胞會停止活化,不再對該抗原產生免疫反應,這種現象就是口服耐受性的本質。這個機制也被應用於目前用於治療過敏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的”舌下減敏療法”。所謂舌下減敏,就是透過反覆暴露患者於較高劑量的過敏原,誘導出口服耐受性效應,從而抑制過敏反應。

由於口服耐受性的存在,除了極少數體質較為特殊的個體外,我們在長大後通常不會對日常飲食中的蛋白質產生過度免疫反應。這正是寶寶異位性皮膚炎飲食控制的關鍵所在 – 在嬰兒期避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特定食物,等到口服耐受性機制逐漸建立後,即使日後攝入相同的蛋白質,也不太可能再次誘發過敏反應。因此,爸爸媽媽們完全可以放心。

這也是為何臨床上會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控制黃金期”在一歲半以內。對於那些在一歲前就出現過敏症狀的嬰兒,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在這一階段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原食物,並積極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一旦症狀在一歲半前獲得控制,隨著免疫系統”口服耐受性”機制日漸成熟,小朋友就有很大機會徹底擺脫這個困擾。

過敏反應與免疫調節的動態平衡

從上述對口服耐受性機制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體免疫系統對於外來物質的反應其實是一個動態的調節過程,並非一昧激烈反應或全然容忍。

在嬰幼兒時期,免疫系統偏向產生更多的過敏反應,主要是由於第二型助理T細胞(Th2)反應相對更加活躍所致。這種機制或許源自進化,讓剛出生的嬰兒能更快速地對外來異物做出反應,以保護自身。

但另一方面,人體也設有”口服耐受性”這樣的調節機制,避免對日常攝入的食物蛋白產生過度反應,否則會嚴重浪費生理資源。隨著個體逐步成長,免疫系統也會慢慢培養出口服耐受性,建立對無害物質的適度容忍度。

這種免疫反應和調節的動態平衡,使得人體既能對有害的入侵分子作出積極反應,同時又不會過度反應導致自身受損。可以說,這種精準調節才是人體復雜免疫系統的精華所在。

因此,對於像異位性皮膚炎這類過敏性疾病的治療,除了藥物輔助外,掌握好時間節點,結合合理的飲食控制,適當暴露無害抗原以建立耐受性,避免持續激發過敏反應,才是長期紓解症狀的有效之道。這需要家長、醫師和患者三方通力合作,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想了解更多或者瀏覽更多照片,可以觀看這一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