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外用藥物的安全性如何?
近年來,一些非類固醇的免疫抑制劑外用藥物(如普特皮、醫立妥)被廣泛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卻也引發了一些安全性疑慮。有報告指出,服用全身性免疫抑制劑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因為它會抑制對抗腫瘤的免疫力。
然而,針對僅外用於局部皮膚的非類固醇藥物,由於其劑量遠低於全身性使用,所預期產生的全身性副作用應該會相對輕微許多。一項大規模的長期追蹤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長期外用這類藥物後,並未發現其癌症發生率升高。
為了進一步減輕家長對副作用的憂慮,有時會建議類固醇和非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輪流使用,如白天塗抹類固醇藥膏,晚上則改用非類固醇製劑,以達到更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效果。
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真的會隨年齡自然好轉嗎?
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確有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緩解,但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情卻未必如此。異位性皮膚炎如果未經徹底控制治療,反覆抓撓導致的皮膚損傷會讓病情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目標應該是將皮膚狀況完全恢復正常,並杜絕抓撓行為,才算是真正達到控制。不能期望僅憑年齡增長,症狀就會自然好轉。相反的,必須堅持積極治療,徹底控制病情,才能避免疾病惡化。
異位性皮膚炎患童長大後是否會併發其他過敏疾病?
過敏疾病的發展被醫學上稱為”過敏進行曲”,不同年齡階段會出現不同類型的過敏症狀。嬰幼兒時期首先會表現為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因為此階段主要的過敏原來自食物,因此會以皮膚症狀為主要表現。
隨著年齡增長,空氣中的過敏原如塵蹣、花粉等開始扮演重要角色,過敏性鼻炎和支氣管哮喘的症狀往往在2.5歲至4歲左右逐漸浮現。過敏性鼻炎通常會比哮喘症狀先行發作。
多項研究指出,小朋友若在幼年時期曾患有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後發展成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機率會顯著升高。因此及早控制好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情,對預防後續發展其他過敏疾病至為重要。
減敏療法是否有助於緩解異位性皮膚炎?
減敏治療被視為目前唯一能真正改變過敏體質的療程。它的作用原理是透過逐步遞增過敏原的劑量注射給患者,誘導免疫系統產生對該過敏原的耐受性,進而降低過敏反應。
減敏治療對於控制哮喘症狀的療效優於過敏性鼻炎,兒童接受此療程的效果也遠勝成人。可能的原因是兒童的免疫系統仍在發育期,較易因減敏治療而產生新的免疫耐受。
然而,傳統的經皮減敏注射可能會加重同時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的皮膚症狀,因此對此類患者而言較不適用。目前較可行的選擇是舌下減敏治療,它避免了經皮注射的風險,透過口腔黏膜產生耐受性,成為控制異位性皮膚炎的新契機。不過在台灣,舌下減敏治療仍待取得許可。
所謂”慢性過敏”檢測的IgG抗體結果能否診斷食物過敏?
部分檢驗提供所謂”慢性過敏”測試,主要是測量患者血液中對各種過敏原的IgG類抗體水平。測試結果常常顯示大量過敏源呈陽性反應,讓家長們不知所措,是否需要禁止食用這些看似”過敏”的食物。
事實上,IgG只是人體對外來蛋白質產生的一種正常免疫反應,並不代表真正的過敏反應。引發症狀的關鍵在於IgE抗體所介導的”立即型過敏反應”。因此,僅測量IgG抗體無法準確診斷是否為食物過敏。
若要確認食物過敏,最可靠的方式是進行”食物攝取測試”,也就是觀察進食特定食物後是否會出現過敏症狀。只有當進食後出現明顯過敏反應時,才能確定為該食物過敏。
如果想了解更多或者瀏覽更多照片,可以觀看這一段影片: